閱讀《蘋果橘子思考術》的重點摘錄與心得

《蘋果橘子思考術》作者為李維特 Steven D. Levitt與杜伯納 Stephen J. Dubner 兩位曾創作暢銷巨作蘋果橘子經濟學,引領大家透過經濟學家的眼光來處理日常的事物。

個人希望透過整理重點與分享心得,讓閱讀的效率提升。所以,以下引用之部分內容,來自於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43628

1.「當人們不必支付某事物的真正成本時,通常會用無效率的方式使用那樣東西。」~談健保議題。
2.「當人們開始依據道德羅盤的讀數做決定時,第一個被犧牲的通常是事實。」
學校辦理親師座談時,到底要準備杯水,泡一壺紅茶再加上紙杯(或孩子的漱口杯),還是乾脆買鋁箔包飲料呢?
3.推薦田野實驗,如果做得好,可以大幅改善問題解決的方式。
4.練習說:不知道。「勇敢說出不知道,但或許我可以找出答案,並且盡快做到。」記得參加校長甄選口試時,面對口試委員的問題時,確實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回答。真誠與積極乃成功的要件。
5.對於教育水準逐漸低落的看法。作者認為部分原因是聰明的女性在職場上有眾多的工作選擇、教師技能對於學生表現的影響力及家庭教育的影響。其中對於孩子在家長身上學了多少?讓孩子迎向成功時所扮演的角色?是否灌輸孩子對受教的渴望?都是用不同方式問問題或看事情時的另一種思維,也許可以找出關鍵性的答案。
6.小林尊大胃王成功的啟示。第一:小林尊重新定義了他試圖解決的問題。「我如何能吃更多熱狗?轉化為我如何讓熱狗變得容易吃?」第二:則和我們接受或拒絕接受的極限有關。班尼斯特說:關鍵的器官在大腦,不是心臟或肺部。解決問題已經夠難,如果是先決定自己做不到,只會雪上加霜。
這個部份我很有同感。當初校長甄選時,個人認為不必在乎報考人數,重點在於自己準備好了嗎?要以積極的思維來準備。另外,如何勝出呢?分析考試勝出的原因是必要的。例如,考題的方向、答題的策略、分析腦容量後的準備計畫…等等。

7.對於誘因的看法:
 (1)人們會回應誘因
 (2)解決任何問題的基本步驟:了解特定情境下,所有相關人士的誘因。
 (3)學會鑽進其他人的腦袋,找出對他們真正重要的事。
 (4)如果你想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,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正派的方式對待他人。
 (5)永遠永遠不要以為,只因為一件事是"正確"的事,人們就會去做。

關於第四點我有一點感想:當你想要人家做事時,最好不要約到餐廳去談,也不要在還沒上菜的時候交代任務,否則這一餐真的會吃得很難過。
8.這本書最後談"放棄"、"放手的智慧"。
前幾天在臉書當中,有一位校長分享"母鴨的智慧":母鴨就是站在階梯的上頭,眼睜睜的看著小鴨們一階一階的嘗試,跌倒了自己爬起來,當團體中有領頭鴨成功了,其他小鴨左邊移、右邊移的,透過叫聲互相激勵,最後全部都成功了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v=873105839370750&set=vb.100000140272577&type=2&theater
我想這是放手的智慧。
而"放棄"對很多人而言是不鼓勵的,然而書中卻認為很多創意思維、美好而有價值的工作,都來自放棄了不通的路。國父第11次革命成功常被當作激勵屢敗屢戰的金玉良言,然而真的要戰這麼多次嗎?萬一結果沒有那麼美好,途中或分叉路有更美麗的風景等著品味呢?
我認為先想想這條路是不是非走不可的路?成功的機率有多高?投資成本有多少?可不可以有更經濟的做法來準備?幸福的人生會不會打折?都是需要借助"蘋果橘子思考術"來解惑的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